人民网>>美国频道

了不起的盖茨比:离美国梦有多远【3】

简介

2013年09月12日08:27    来源:搜狐读书频道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了不起的盖茨比:离美国梦有多远

  在确定书名的时候,菲兹杰拉德曾经犹豫不决。他最初属意的书名是《西卵的特里马乔》(参见本书注83)。1924年11月7日,他在写给佩金斯的信中说:"现在我决定还是用原来的书名……《西卵的特里马乔》(Trimalchio in West Egg)。"但佩金斯认为这个书名太过模糊,也担心普通读者不知道Trimalchio怎么发音,于是设法说服菲兹杰拉德放弃这个想法。佩金斯和泽尔达倾向于用《了不起的盖茨比》,那年12月,菲兹杰拉德对此表示接受。看完最后一次校样之后,菲兹杰拉德又提议把书名定成《特里马乔》或者《戴金帽的盖茨比》(Gold-Hatted Gatsby),这也被佩金斯否决了。1925年3月19日,菲兹杰拉德再次提出新的书名:《星条旗下》(Under the Red, White and Blue),但这时书已付印,来不及更改了。三个星期之后,也就是在4月10日,这部小说以《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名字出版了。菲兹杰拉德认为这个书名"还可以吧,不算坏,也谈不上好"。

  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菲兹杰拉德已经不再是五年前刚出道时的默默无闻之辈,而是拥有一定声望的社会名流,可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在市场上的表现却远远不如他的前两部小说,简直可以用惨淡来形容。惨淡到什么程度呢?这部小说在作者生前只由斯克里伯纳出版公司(Scribner)印刷过两次,当菲兹杰拉德在1940年与世长辞时,1925年8月第二次印刷的三千册图书还有部分呆在仓库里。除此之外,现代文库出版公司曾在1934年印刷了这本书,但也是因为销售欠佳而不再加印。

  当年的读者缺乏发现这是一部杰作的眼光,评论界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欣赏能力。《纽约时报》在1925年4月19日刊登了由埃德温·克拉克撰写的书评,认为"这本书很有趣,讲述了一个神秘而浮华的当代故事",并轻描淡写地指出"(菲兹杰拉德)写得很好,他向来写得很好,因为他写得很自然,他的形式感也有所完善"。

  甚至直到1940年,《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即使作者在1924年便自认为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好的小说"。那年12月23日,在菲兹杰拉德死于心脏病三个星期之后,《纽约时报》刊登了简短的讣文。这篇文章指出《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兹杰拉德最出色的作品,并引用文学评论家约翰·张伯伦的话,认为作者"有能力用一段文字抓住一个时代的韵味、一个夜晚的芬芳和一首老歌的情调"。但它对菲兹杰拉德的评价到此为止,只是把他当做一个有点才气的普通作家。

  仅仅三年之后,情况开始发生变化。1942年,美国许多图书销售商和出版商联合部分图书馆和作家,组建了"战时图书协会"(Council on Books in Wartime)。这个非营利组织的信条是"图书是思想战争中的武器",它致力于通过图书来影响美国人对二战的思考,为远在海外作战的士兵提供足以振奋士气的精神食粮。从1943年秋天到1947年秋天,该协会挑选了一千三百二十四种图书,以"部队专供丛书"的形式出版,并由军方统一采购,四年间共交付近一亿两千三百万册。按照1943年5月12日的《密尔沃基新闻报》(Milwaukee Journal)第十六版相关报道的说法,有许多出版商将这个项目视为清空销路欠佳的库存书的良机。或许当年斯克里伯纳出版公司也有这样的动机,但无论如何,入选"部队专供丛书"让《了不起的盖茨比》第一次有了大规模在读者手上流动的机会。著名的菲兹杰拉德研究专家马修·布鲁克里指出,入选"部队专供丛书"之后,《了不起的盖茨比》一年间的配送量比过去十八年的总销量还要多,大约有十五万册。

(责编:李倩、厉振羽)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今日热点

  • 国际观察:应警惕抹黑海外中国企业的不良倾向
  • 美国的亚裔组织发起针对当地一家同样来自亚洲的银行的抗议活动,乍听起来让人费解,但这背后的故事却并不复杂……[详细]

纽约帝国大厦枪击案2死9伤
纽约帝国大厦枪击案2死9伤

  • 美国公司的剥削链
  • 美国公司已变得如此强大和不负责任,以致于他们能将文化交流项目变成一个剥削廉价劳工的来源。当这种侵犯人权的事件曝光后,这些公司就会躲到各级供应商和分承包商后面,将人们对他们的指责转到他们的供应链上……[详细]

纽约枪击案第一现场
纽约枪击案第一现场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