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鉴】飓风过后,市政官员竟无法保证完全修复城市!【8】

2015年07月30日08:21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圣·克劳德大街废弃的加油站。 本报记者 何小燕 摄

针对政府在灾后重建中人为制造障碍、阻止居民重返家园、试图把下九区完全从地图上抹掉的说法,莱辛格说,政府最初确实有计划将下九区居民完全迁出这个区域,将其建成公共绿地,但遭到社区居民强烈反对,没有成行。不过,后来的重建进程还是按照政府的计划走,因为废弃房屋太多,新奥尔良市政府将废弃的房屋收回,建起了草坪、种植园等一处处小的公共空间。这一方面改善了废弃房屋的面貌,提供了更干净的公共环境,另一方面也说明下九区等非洲族裔的社区遭受了巨大冲击,人口数量显著减少。

莱辛格一再强调,房屋是否重建是个人的事情,政府无权“干涉”,因为这牵涉到“个人权利”,政府在使用重建资金时不过多偏向低收入者,因为这会影响到“公平”。政府管理部门只是权衡不同的重建方案,供市民选择。实际上,好的社区因为“资源较多”不用政府过问就能很快从灾难中恢复,而较差的社区,即使有政府帮助也往往做不好,重建过程势必更长。

对于下九区百姓来说,他们哪里有什么“资源”自建?在我们的追问下,莱辛格承认,这里确实有一个社会不平等问题。下九区一直就是新奥尔良最落后、最破败的社区之一。在卡特里娜飓凤发生之前,那里的贫困、犯罪等社会问题就很突出。莱辛格引用新奥尔良市长米奇·兰德里欧的话说:“卡特里娜飓风没有带来新问题,只是暴露了老问题。”

2

有着“爵士乐之都”称谓的新奥尔良是一个对比十分鲜明、贫富极为悬殊的城市。市中心法国区的波旁大街上,日日喧嚣,夜夜灯红酒绿。该市白人多居住在地势较高的西部,受卡特里娜飓风灾难影响相对较小。与下九区一河相隔的上九区内,重建面貌与下九区迥然不同,那里一处经过重建的“音乐家之屋”已成为新奥尔良一日游的选择项目。在庞特恰雷恩湖边的港口停放着一艘艘豪华游艇,附近的海恩斯大道草坪整洁,铁丝网将私人港口与马路隔离开来,甚至能看到数架私人飞机,而大堤另一侧下九区等非洲裔聚居区则是满目疮痍。很多房子门口打着大大的叉号。这些由市政部门标记的叉号四面分别写着强制检查的时间、是否有人居住、水电停否、房子状况如何等信息。如果在一定期限内房主仍未出现,市政部门会惩罚,甚至有权收回房屋。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最后期限紧急贷款”的各类广告。

在阔别32年后,我们与上世纪80年代初在巴黎相识的美国著名调查记者、作家杰森·巴里在其新奥尔良的家中重聚。“与纽约、芝加哥、巴尔的摩等城市一样,新奥尔良有着同样的两极分化,”杰森说,“社会还很不平等,毒品等犯罪很多。到现在为止,新奥尔良今年已发生百起谋杀案。”他回头指着身后说,“那边街里不久前还发生了命案。”

新奥尔良数据中心分析师艾莉森·普雷耶和维基·麦克根据最新数据研究发现,卡特里娜飓风之后,新奥尔良的人口一直在缓慢恢复中,不过社区人口恢复与重建的进程差距巨大。在工业运河以西等经济基础较好、居民收入较高的社区,人口恢复较快,个别社区人口还出现了增长,这与美国南部人口增加的趋势一致,而工业运河以东的多数社区由于少数族裔聚集,经济基础差,居民收入低,政府投入力度不够,重建进程缓慢,人口恢复比例普遍在75%以下。非洲裔聚集的下九区人口只有10年前的34%,远远低于新奥尔良的平均比例,更低于白人集中的社区。

(责编:袁灿、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