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苦心经营
对于李安的获奖,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于德山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说:“李安是中国导演在好莱坞发展获得成功的个案,他的成功无法复制,但却值得借鉴。毋庸置疑,李安是将东西方文化元素成功融合的最佳案例。”
就在颁奖典礼举行的同时,近500名“节奏特效”公司的员工在“杜比剧院”门口举牌抗议,他们的公司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申请破产,导致公司员工面临失业。这家颇有名气的“节奏特效”正是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提供特效的公司。
“事实上,2008年金融危机给美国娱乐业造成沉重打击,许多电影制片厂捉襟见肘,被迫减少投入和工作人员数量。”一位在美国华尔街工作的分析师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的观众也大幅减少,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不得不想方设法地维持收视率。”
为此,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在2009年出台新规,对入围最佳影片奖的影片数量进行“扩容”,从5部增加到10部,以吸引更多受影迷关注的中小制作和独立制作影片加盟;两年后,学院又修改了这项规则,把入围影片数量控制在5-10部之间,为控制影片质量留出空间。
于德山说:“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是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美国大众文化的氛围经过多年培育已经非常市场化。与此同时,奥斯卡金像奖本身不仅注重商业化,也注重文化性和艺术性,从获奖影片便可见一斑。”
![]() | ![]() |
(责任编辑:贾文婷、赵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