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制约
美国“重返亚太”的经济场景
本期美国《标准周刊》报道称,在经济基础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美国总统奥巴马成功连任,但他只有几天时间庆祝胜利,因为他必须准备好处理世界上最困难的五大问题。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在一个已经被经济全球化紧密联系到一起的世界中,它同样也是国际关系的“测量仪”。对奥巴马“闪电般”的东南亚之行,也可以从东南亚的股市中读到不少重要的信息。
东南亚股市上周并未受益于奥巴马来访的消息,下跌势头仍十分明显,泰国股市一度跌至两周最低位。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经济前景不妙,尤其是“财政悬崖”让投资者提心吊胆。泰国《民族报》几天前刊发泰国国家石油公司经济和能源政策执行副总裁素望纳波的文章认为,如果美国发生“财政悬崖”,泰国2013年经济增长将在基准上下降0.5%到1%。
美国经济是东南亚国家长期以来倚重的动力源。美国既是东南亚的主要出口市场,也是东南亚吸引外资的重点来源。作为对外贸易主要货币的美元,它的涨落起伏也必然牵动着东南亚国家的神经。
奥巴马政府提出“重返亚太”后,东南亚国家普遍希望,在全球经济低迷之时,美国能致力于提升本国经济,更有力地发挥其全球经济火车头的作用,并能更积极地参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为拉动东南亚经济增长作出更多的贡献。 财政状况制约“亚洲再平衡”
既然在第一个任期内已经明确了“亚洲再平衡战略”内涵,保持这一战略连续性也已得以确认,在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内,如何落实这一战略,将贯穿其未来4年的执政。正如曾在奥巴马政府担任国安会亚洲高级主任的贝德指出的那样,这一战略是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并非一蹴而就。
要落实这一战略,将面临诸多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国内的经济状况:奥巴马是否有足够财力和精力执行“亚洲再平衡战略”。
众所周知,如今美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已创历史新高,奥巴马政府正面临“财政悬崖”。据美国财政部10月31日的数据,预计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共债务总额将在今年年底触碰16.4万亿美元的上限,美国财政赤字也将达到1.42万亿美元。如果在2013年1月1日前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不能就削减开支和税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达成一致,美国将启动自动减赤机制,届时奥巴马政府的一些部门可能面临关门的风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