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7月3日刊登《中國的科學革命》一文,作者為列昂尼德·索洛維耶夫。文章摘編如下:
古老的中國格言稱:“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這句話在今天仍然像在公元前7世紀一樣正確,但是它所說的培育下一代的含義卻發生了變化。要想讓年輕人在現代世界茁壯成長,這種培育的相當大部分必須受到科學理念的浸淫。而根據其給予科學和科學教育的支持來判斷,中國正在為這一長期使命進行不惜工本的投資。
筆者最近剛剛結束一次對中國科學機構的巡回走訪后回國,我的親眼所見令人大開眼界。我訪問的每一家機構故事都如出一轍:明光锃亮的嶄新設施、尖端的技術以及普遍感受到的對從容不迫以及合作努力的重視。
數字將証明我的看法。在過去30年裡,中國用於研發的經費增長超過100倍——從僅僅30多億美元增至4000多億美元。高質量科學出版物對中國科學家論文的引用次數正在迅速上升:去年,隨著發表1.7萬篇以上的論文,他們在科學出版物上被引用的次數首次超過了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