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水污染重現,美國人的水還能喝嗎?

2016年09月23日15:36  來源:人民網-美國頻道
 

       CNN在當地時間22日的報道稱,一份周二(20日)發布的全國報告中顯示,六價鉻(chromium-6)這種高危有毒化學物質,正在污染上億美國人使用的自來水。

       在2000年由朱莉婭羅伯茨主演的電影《永不妥協(Erin Brockovich)》中曾出現過六價鉻這種致癌的化學物質。該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單親母親Erin Brockovich曾通過一張醫療單據,發現當地社區的生活用水中含有六價鉻,而供水公司對此敷衍了事。在Brockovich的不懈努力下,最終她拿到了600人的簽名,並打贏了全美歷史上賠償金額最高的民事訴訟官司。如今,這個故事似乎要重新上演。

       一個名為“環境工作組(Environment Working Group)”的獨立環保組織測量了全國的水系統並得出結論:兩億一千八百萬美國人生活自來水中的六價鉻含量已經達到了危險數值。該報告顯示,美國環境保護署(US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gency, EPA)在2013年至2015年間採集的國內水樣中,超過四分之三的水樣中六價鉻的含量達到甚至超過十億分之0.03。而有超過七百萬的美國人使用的自來水中六價鉻的含量都超過了十億分之10——這是加利福尼亞州設置的生活用水六價鉻的最大含量。

       鉻是一種普遍存在在岩石、動物、植物、石油、火山灰等物質中的元素,有多種存在形式。最常見的是三價鉻,是人體的一種重要的營養物質﹔六價鉻大多是由工業流程產生,多用於發電、不鏽鋼產品、皮革紡織品生產。

       研究表明,呼吸進空氣中的六價鉻會導致肺癌。因此,美國職業安全健康局(US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嚴格限制了工廠裡空氣中六價鉻的含量。但關於六價鉻在飲用水中的安全含量,和它長期攝入可能造成的后果在科學上還無法確定,所以EPA從來沒有對飲用水中的六價鉻含量做出具體數值的限制,只是在1991年,根據科學研究數據,設置了飲用水中鉻的含量標准——十億分之100,但沒有區分鉻的存在形式。

       2008年,一個長達兩年的研究發現,飲用含有六價鉻的水導致實驗室的小白鼠患上了癌症。根據這項報告,加州環境健康危害評價辦公室設定了一個目標——將自來水的六價鉻含量限定在十億分之0.02。他們認為,隻有在這個標准以下,才會讓人們這一生都可以“忽略”對於六價鉻的攝入。但2014年,加州立法規定,十億分之10為水中六價鉻的最大合法容量。這個數值是科學家設置的安全數值0.02的500倍。加州也是至今全美唯一對六價鉻在生活用水中含量做出規定的州。

       “環境工作組”在發布的報告中,還對EPA的非管制污染物監測規則(Unregulated Contaminant Monitoring Rule)提出了質疑。報告顯示,隻有一處公共水源系統的鉻總含量超過了EPA的標准(十億分之100),但是全國超過2%的水系統,超過1300個市縣,六價鉻含量水准都超過了加州的最大標准(十億分之10)。

       這份報告在全美引起了民眾的關注。德克薩斯州環境質量委員會發表聲明稱將會根據科學証據重新評估,以保証德州的飲用水不會面臨六價鉻導致的致癌風險。EPA沒有對該報告的結果做出直接回應,但是一位發言人表示他們正在進行一項關於六價鉻的健康危害測評,並將在2017年向大眾公布結果。但是報告的合作者,同時也是“環境工作組”的管理編輯的Bill Walker並不買賬,他認為這樣是一種拖延和浪費時間。

       “這種無用的健康測評隻會阻礙相關立法進程,”Walker說到,“當你發現了這種污染存在的痕跡的時候,就做點改變,不要只是去研究到死。”

       Walker還表示,“美國人現在每天喝的水、買的東西和吃的食物中,含有數十種可能致癌的化學物質。近幾年的科學研究也表明,這些化學物質的組合會比單一的危害更大。”這個報告試圖在警示大家,六價鉻只是其中的一個例子,“我們想以此來促進飲用水的規范化管理。”(胡玉楊編譯自CNN)

(責編:石希、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