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美国:没有“3.15” 美国人如何打假?--美国频道--人民网
人民网>>美国频道

冷眼看美国:没有“3.15” 美国人如何打假?

2013年03月19日14:08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旧金山3月18日电 (记者 李牧)和美国朋友聊天,话题自然地谈到了刚刚过去的“3.15”晚会和“8点20分发”的有趣段子。此君很好奇,问:“3.15是什么节日?从没听说过。”笔者也很诧异:“美国没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吗?”答:“没有。”初听似乎不可思议,细想却又那么理所当然,在美国,天天都是“3.15”。

美国作假代价大

美国为什么假冒伪劣的商品少?并不是美国人有多么地高尚,多么地有良知,主要还是因为作假风险太大,违法成本太高。消费者一旦买到假货,投诉商家一投一个准,商家轻则赔钱,重则坐牢收监。

美国联邦政府下面有一个被消费者誉为“金刚盾牌”的食品药物管理局。该机构在预防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其官方网站上看到,该局制订的联邦食品药物管理办法非常细致、完善,光是各项法规及相关说明就超过了400页。大到安全卫生标准的制订,小至广告和促销活动的操作规范,均有涉及。并且每天都会在网站上公示最新的调查进展及处罚结果。笔者粗略地看了下,光是2013年2月份,食品药物管理局就处理了6起产品质量及安全方面的案子。

虽然立法很专业,一般老百姓也不需要担心。因为了解这些法规是专业人员和律师的事情。美国律师人数超过一百万,数量列全世界之首。一旦有消费者起诉商家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马上会有律师免费为消费者打官司的。打输了,律师不收取任何费用。不要以为律师傻,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这种官司不可能输。一旦消费者赢得诉讼,律师则收取一定比例的赔偿金作为佣金。

消费者:试用满意再付款

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应从源头开始。而美国无处不在的退换货制度也让赝品无处遁形。

笔者曾经在美国大型连锁超市Costco买过一双某品牌的运动鞋,穿了2个月的时候鞋底裂了,拿到柜台稍作说明,店员立即退还了当初买鞋时支付的所有费用和税金,还一个劲地道歉,说要向厂家反映此质量问题。

通常来说,美国各商家都有自己的退换货体系。一些大型购物商店如梅西百货(Macy's)或者在线购物网站如亚马逊(Amazon)等规定,除有必要,工作人员不得询问消费者退货原因。只要符合退换货规定,经过专业人员查验后,便可退回全部货款与税金,整个过程轻松友好。有些商家如百思买(Bestbuy)等需要有原始发票或购物凭证方能退货。只要消费者提出尺寸不合适、有质量问题、改变了主意等任何“合理”的理由都可以无条件退换。

于是,经常看到在各商店的退换货处,美国顾客排队络绎不绝,带着各自的“合理理由”进行退换,有些甚至是已经下水洗过的衣服,一样都能退掉。

试想,在如此轻松的退换货政策下,货真价实的正品尚要接受多次火眼金睛的考验,假冒伪劣产品哪还有藏身之处?

(责任编辑:贾文婷、赵艳萍)




>今日热点

  • 国际观察:应警惕抹黑海外中国企业的不良倾向
  • 美国的亚裔组织发起针对当地一家同样来自亚洲的银行的抗议活动,乍听起来让人费解,但这背后的故事却并不复杂……[详细]

纽约帝国大厦枪击案2死9伤
纽约帝国大厦枪击案2死9伤

  • 美国公司的剥削链
  • 美国公司已变得如此强大和不负责任,以致于他们能将文化交流项目变成一个剥削廉价劳工的来源。当这种侵犯人权的事件曝光后,这些公司就会躲到各级供应商和分承包商后面,将人们对他们的指责转到他们的供应链上……[详细]

纽约枪击案第一现场
纽约枪击案第一现场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