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源独立背后的玄机--美国频道--人民网
人民网>>美国频道

美国能源独立背后的玄机

2012年11月20日16:29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美国大选后,市面上最热门的话题除了“财政悬崖”外,莫过于美国能源独立了,然而这两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背后却又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年初美国总统选战开始以来,能源行业对奥巴马的抵制一度令奥巴马如芒在背,在奥巴马再度连任之后,能源行业显然将为之付出代价。美国能源行业在下一个总统任期内看起来是黄金期,但实际上可能会更加煎熬;而美国能源独立看起来是美好的憧憬,却有可能是新的陷阱。

  奥巴马是否支持石油开采

  原油作为大宗商品中战略属性最强的品种,与政治的高关联性是其与生俱来的属性。原油在过去50年里位列美国国策中的重中之重,即便奥巴马强力推进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外交和军事上也一直以收缩为主,其政策中对原油同样不敢掉以轻心。

  原油虽然并非必需消费品,但在美国粗放式的能源消费习惯下,其价格弹性并不明显。在过去10年间美国原油消费基本稳定于2000万桶/天,接近于全球总消费量的1/4。即便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回落幅度也仅有5%。

  从长期来看,美国原油消费与经济和人口总量呈现较明显的一致性,与油价关联度并不非常明显,即便是奥巴马自2008年起便提出清洁能源口号,在近3年的时间内,美国原油消费也并未出现明显缩减,反而成为目前OECD国家中最大的原油需求增长力量。

  也因此,不管奥巴马如何承诺,考虑到美国人的消费习惯和技术的发展,未来美国削减原油进口依靠“节流”来实现的可能性并不大,在目前化石能源仍将是全球主流能源的背景之下,“开源”是美国在未来15—20年内实现能源独立所能依靠的主要路径。

  然而奥巴马的政策显然对能源行业起不到很好的支持作用,在与罗姆尼的竞争中,奥巴马虽然也提出了“能源独立”的口号,但对比两者政策可以看到,奥巴马在增加原油产量方面基本都是空谈。其中仅有一点是实在的——增大原油生产,即开放“数百万英亩”用于勘探和开采的土地,这实际上是其在年初就承诺过但至今尚未提交的提案。其他方面则分别为:增加原油开采安全限制、提升能源效率、推动节能汽车、扩大清洁能源投资、降低碳排放并推动征收碳税以及扩大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区。与之相较,罗姆尼的政策包括一站式原油开采审批、停止因环境原因干预水力压裂开采(页岩气开采)、开放美国境内所有土地进行石油开采以及废除限制碳排放和其他环保法案。对比两者,谁真正支持能源行业一目了然。

  在奥巴马上一个任期内,其对常规能源的开采并没有给予太多的支持,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之后,奥巴马封锁近海原油开采达2年;随后在疏通美国南北和加拿大至美湾的重要管道Keystone的修建中,奥巴马也一直拖延。此外,奥巴马为了取消汽油补贴,也不惜发动民众对国会进行施压。

  所以,从本质上来看,奥巴马作为“绿色总统”,对能源行业一直持抵制态度,罗姆尼在选战中多次以此为切入点攻击奥巴马,能源行业也自发成了多个联盟反对奥巴马连任,仅4—6月份,美国能源行业就投放了近2万条反对奥巴马连任的政治广告。为了报答这份“厚爱”,奥巴马自然也不会亏待了能源行业,在连任伊始,奥巴马就送出了一个大礼包,不仅要继续削减石油公司补贴,而且还要强势推进征收碳税计划。在奥巴马下一个任期内的400亿美元财政增收计划中,将有240亿美元来自于石油公司,目前美国石油公司正组建联盟以抵制奥巴马提案的通过。

  然而在近期的媒体上,奥巴马的能源政策却又被有意或无意误读,包括彭博和路透在内的多个媒体称奥巴马将加快Keystone管道的审批并进一步增大石油开采范围。但事实却是11月17日,由18名参议院组成的小组敦促奥巴马批准Keystone管道,但奥巴马却置之不理。

  奥巴马一方面希望通过能源行业解决目前的财政困境,另一方面向外界透露出支持能源行业的态度。这一点与10月末的飓风其实颇有类似之处,虽然飓风桑迪仅为一级飓风,即便是正面袭击纽约,其破坏力仍旧有限,但在各大新闻媒体上,莫不是将此飓风描述为“千年一遇”或是“史上最强”,但在美国能源部以及飓风中心的网站上,此飓风又被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在飓风之后,美国能源部对于纽约加油站恢复的数据也明显较其他机构公布的要乐观得多,可见美国政府在大力夸大飓风影响力的同时又不遗余力控制油价上涨的用心。

  IEA加磅的背后

  自10月份以来,市场突然开始热炒美国能源独立和原油出口。这一消息最早是路透10月12日的早间新闻,原文为《BP寻求向加拿大出口美国原油》,文中的“消息人士”称BP在今夏获得了美国商务部颁发的石油出口牌照,允许其将原油出口至加拿大。但在最后,“消息人士”又透露,在截至发稿的4个月时间内,BP并未出口过原油。

  事实上,美国虽然禁止多数本土原油出口,但在过去10年的时间内,每天仍有约30万桶原油出口,其目的地只有一个,即加拿大。原因在于美国本土基建设施并不发达,西北部地区生产出来的原油难以运抵中西部和美湾沿岸地区的炼厂,而本地亦无法消化,因而出口至加拿大炼厂并随后将成品油重新进口回国。

  因此BP被获准出口原油,其实毫不新鲜,本质上来说也毫无意义,在BP获得许可后的4个月内也并未出口过一滴原油。加拿大作为OECD国家中最大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其国内消费仅占产量不足6成,大量原油被迫以低价出售给美国,在这种背景之下美国即便想要出口,加拿大也毫无进口的理由。这名“消息人士”突然透露出这一“惊天新闻”的目的,也实在令人生疑。

  然而这一本不算新闻的新闻却遭到了媒体和各家机构疯狂的解读,美国将出口原油的传言与此前奥巴马提出的北美能源独立计划被混为一谈,大量乐观的机构纷纷称美国在10年之内就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和出口国。而随着报道的增多,这一说法也愈发耸人听闻,不少新闻将“原油”与“石油和石油产品”以及“原油和其他液态燃料”混淆,给出美国“原油产量”1800万和1200万桶的说法,并称美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一大产油国。事实上,截至11月9日,美国原油产量达到18年来最高水平,也仅有670万桶,仍有6成需要依赖进口,其中又有一半来自于非北美洲地区。

  媒体追逐新闻热点本无可厚非,但11月13日IEA的年报将这一局势升级,在这一份报告中,IEA对美国未来原油产量给予极高的评级,认为美国原油产量将在2020年增至1110万桶,相当于较2012年水平(1—8月份平均产量620万桶)增长490万桶(80%),然而就在年初,IEA还预计沙特在未来20年内产量仍将位居全球第一。而10月份市场上对于美国原油产量增长的最乐观预期,仅仅是15年内增长350万桶。IEA这一乐观预期来自于对美国非常规油气产量增长的预判,然而美国人自己却明显谨慎得多。美国能源部在7月份的报告中,对页岩油产量的预估是在2029年达133万桶,较2012年增长61万桶,并预计美国2020年原油产量增长至670万桶。就在IEA公布报告后一周内,包括马拉松石油在内的多家美国石油公司对IEA这一预估表示了质疑。

  虽然这一预期看起来过分乐观,但由于IEA的政府背景以及在国际能源市场上近40年的研究经验,其报告无疑给了看好非常规油气开采和看空油价的机构和投资者以极大信心。于是就在IEA发布报告后,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将美国能源独立作为重点新闻并称之为全球能源和政治格局巨大转变的开始,加之对于奥巴马能源政策的错误解读,美国原油价格持续回落,WTI与Brent价差跌至近一年最低水平-25.5美元。

  IEA这一报告看起来颇站不住脚,但与奥巴马的能源政策放在一起,其目的就略有可见。一方面,为奥巴马大力向能源行业开刀提供足够的支持,避免国会因担心油价上升而否决其取消能源补贴和增加石油公司税收的提案;另一方面,在普京大力国有化俄罗斯石油资源的同时,通过提升市场对美国石油出口将改变国际能源格局的预期,搅乱俄罗斯的布局;欧盟在9月份就是由于有了美国的支持才有底气向俄罗斯国家天然气公司Gazprom提起垄断诉讼并最终迫使其降价,然而美国在年初承诺的向亚太和欧洲地区出口天然气,最终还是没有获得通过。(中证期货 刘建)

(责任编辑:贾文婷、赵艳萍)


>今日热点

  • 国际观察:应警惕抹黑海外中国企业的不良倾向
  • 美国的亚裔组织发起针对当地一家同样来自亚洲的银行的抗议活动,乍听起来让人费解,但这背后的故事却并不复杂……[详细]

纽约帝国大厦枪击案2死9伤
纽约帝国大厦枪击案2死9伤

  • 美国公司的剥削链
  • 美国公司已变得如此强大和不负责任,以致于他们能将文化交流项目变成一个剥削廉价劳工的来源。当这种侵犯人权的事件曝光后,这些公司就会躲到各级供应商和分承包商后面,将人们对他们的指责转到他们的供应链上……[详细]

纽约枪击案第一现场
纽约枪击案第一现场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