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月13日晚,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左)应邀出席美国智库亚洲协会举办的讨论会。(摄影 殷淼) |
人民网纽约4月14日电(记者 殷淼)美国智库亚洲协会4月13日晚邀请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向协会成员及嘉宾介绍其新书《与中国打交道》,并现场回答了观众的问题。
保尔森说,美中关系正在经历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阶段。在此背景下,美国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对华接触政策。他认为,美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对华关系中获益颇丰。如果美中两国能够找到新的合作方式,那么美国将获得更多益处。
保尔森指出,夸大中国实力的风险与低估中国潜力的风险同样巨大,无论是哪种情形都容易导致非理性的反应和错误。尽管中国的成功让美国感到有些担心,但中国并未创造出一种更好的、能在不久之后接管世界的经济发展模式。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违背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也不例外。
在谈及中国反腐和环境问题,保尔森表示,中国领导人非常理解中国老百姓的关切。腐败与环境问题是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与此同时,还有财产权、清洁空气、干净饮用水、教育、计划生育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他说,中国领导人对遏制腐败是认真的。尽管把一些人因为在过去违纪犯法而抓捕起来无疑会给很多人心里造成恐惧感,但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通过制定长期性的政策来予以改善。在应对环境问题方面,中国政府正采取措施逐步放弃污染计划,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
保尔森还表示,中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计划非常宏大,不仅涉及规模庞大的城市化进程,同时还要应对资产泡沫、国企改革和体制配套等挑战。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增长不再只是注重量,而是更看重经济发展的质,中国政府正逐渐降低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带动经济增长的依赖。中国经济一方面要改变发展模式,同时还要防范金融危机的发生,这注定将是一项长期而困难的工作。
在回答美国应该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的提问时,保尔森回答说,美国不应该担心或恐惧中国主导创立的亚投行等金融机制,相反应该表达合作或是加入的意愿,帮助塑造这一新的银行。尽管美国国会不会让任何有利于中国的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但这不应该被看作是一个分水岭的事件。
保尔森最后表示,中国不是威胁,美国自身的体制才是问题。他认为,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疾病等全球问题上有广泛的利益基础,双方应努力确认彼此合作的共同立场和目标,但不该把这看做是一件容易且确定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