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美國頻道

北京戶口VS美國綠卡,想拿都是“地獄難度”

2016年09月05日11:24 | 來源:人民網-美國頻道
小字號

       今年8月,北京積分落戶管理辦法戶管理辦法(試行)正式落地。中國是全世界僅有三個實行戶籍制度的國家之一,有一位在中國生活的澳大利亞人在解釋“戶口”時說道——戶口相當於中國一個市裡發的護照,在這個市裡你享有相應的權利和義務,但是如果你去了其他市,就不能享受當地的醫療保險,勞動保險,甚至不能同工同酬﹔你們的孩子不能與當地小孩接受同等的教育,當然也不能參加當地的高考上大學。

       雖然中國正在努力打破政策執行上的壁障,但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沒有戶口就意味著在生活上的諸多不便。對比那些在美國生活工作的中國人,“戶口”和“綠卡”成為了所有“漂著”的人的心病。美國的綠卡政策也幾經修改,但依然困難﹔北京積分落戶政策真的能給北漂帶來曙光嗎?

有了希望,獨木橋卻更窄了

       簡單來看,北京積分落戶政策可以被概括為“4+2+7”,即4個條件——持有北京市居住証、法定退休年齡以下、在北京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7年和無刑事犯罪記錄﹔2項基礎指標——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7項導向指標——教育背景、職住區域、創新創業、納稅、年齡、榮譽表彰和守法記錄。

       從政策上來說,可以看出北京依然傾向年富力強的人才,同時也強調公平和奉獻,給普通工人以機會。在年齡上,45歲以下一律可以獲得20分加分﹔“省部級勞模、道德模范、見義勇為者等榮譽”也可以獲得20分的加分。

       “控制大城市人口”和“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這兩項政策在北京看起來是有些自相矛盾。數據顯示,現在北京的常住外來人口已經超過800萬,平均每年還會新增20萬左右。另一方面,平均每年能夠落戶的外地戶籍人口隻有18萬,其中約2成屬於應屆畢業生。根據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積分落戶的經驗,多位北京社科院的專家預測表示,預計北京每年開放的指標不會超過5000名。

       在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毛壽龍看來,北京戶口從“銅牆鐵壁”變成“玻璃門”之后,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願景。這個政策的意義不在於它能留住多少人,而在於它能吸引多少人。“那些原本猶豫是否要留在北京的人會選擇繼續留下,而那些從來都不可能拿到北京身份的外來人口,也不會因為這個政策而離開。”

       但可以預見的是,越來越多的希望和微不足道的名額,積分落戶政策並不能幫助北京緩解人口問題,而“北漂”們拿到戶口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但是人口和戶籍政策會變得更加透明,”毛壽龍說到。

(責編:梁軍、張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