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捷合作:“老友记”步入新阶段

2016年03月28日09:41  来源:解放日报
 

3月底的捷克首都布拉格,未褪去冬日的凉意,但在刚过0℃的天气里,春意已悄然绽放。这两天,布拉格街头沉浸在浓郁的复活节氛围中,而大街上不时能看到的五星红旗也成为节日里一抹别样的亮色。

是的,这是为迎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而特意妆点的。捷克媒体称,此次习近平主席的访问是“历史性”的,将创造“三个第一”——中捷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问捷克,习近平作为国家主席第一次访问中东欧地区国家,以及习主席2016年第一次出访欧洲。

在布拉格经营“上海饭店”20多年的上海人陈裕敏,他微信朋友圈里这两天就被习主席访捷的各种消息“刷屏”,“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出访捷克,作为在捷克创业的华人,我们欢欣鼓舞。习主席的访问一定会推动两国交往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7000公里外的“老友记”

中国与捷克的深厚情谊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这个距离中国7000多公里的欧洲国家,其实离我们很近。

新中国成立伊始,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此后,为支援新中国建设,捷方派出一大批专家、工程师,并向中方无偿赠送670多件农机设备,在河北沧州建立了面积达10万亩的农场,周恩来总理亲自将其命名为“中捷友谊农场”。捷克专家和中国拖拉机手的雕像,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历史。

捷克政府欧洲事务及捷中关系国务卿托马斯·普鲁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中国人都穿过产自捷克的皮鞋。

更多年轻一辈的中国人则对捷克的文化符号更为熟悉。德沃夏克、斯美塔那令爱乐者如痴如醉,卡夫卡的《变形记》、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和哈谢克的 《好兵帅克》是文学青年的经典必读,动画片《鼹鼠的故事》几乎是“70后”、“80后”共同的童年记忆。

中国游客每月增长超10%

第一次来到布拉格的中国人,必定要去“布拉格广场”走一走。然而,事实上,在布拉格,并没有一个以“布拉格广场”命名的地方。国人通常所说的“布拉格广场”就是位于布拉格市中心的老城广场,这里是全欧洲最大最美丽的城市空间之一。

不但没有布拉格广场,广场上也没有许愿池。在老城广场的中心,竖立的是捷克思想家、哲学家扬·胡斯的雕像,而老城市政厅南面墙上的天文钟才是广场上最多游人驻足的地方。

在老城广场上,时不时会看到中国人的身影,对于中国游客造访布拉格的变化,陈裕敏无疑很有发言权。他告诉本报记者,这几年来捷克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当地5000多名华人中,不少人开始从事和旅游相关的行业。他的饭店自然生意好到爆,在饭店的一面墙上,挂着不少国内明星和陈裕敏的合影。

来自捷克旅游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到捷克旅游的中国游客数达到了28.5万人次,并且正以每月10%—20%的速度在增长。也是在去年,中捷之间开通了首条北京到布拉格的直飞航线。普鲁扎透露,布拉格—成都直航也在酝酿当中,捷克政府还考虑给予中国游客更多签证方面的便利。

“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支点

捷克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捷克在欧盟以外最大贸易伙伴,2015年,中捷双边贸易额达110亿美元。

捷克还是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地区主要的投资目的地之一,截至2015年底,中方对捷投资由两年前的2亿美元猛增到16亿美元。总部位于上海的民营企业——中国华信是在捷投资金额最大的中国企业。据了解,华信自2014年10月27日入股捷克J&T银行集团以来,已在捷克掀起全方位投资合作热潮,涉足领域包括经贸、金融、旅游、体育、传媒、房地产、酿酒等等,目前已完成投资金额200亿克朗,并在捷克设立了中国华信的第二总部。下一步,总投资额约180亿克朗的新项目已箭在弦上。

“两国元首会晤进一步增强了企业间开展经贸合作的互信和动力。”中国华信董事局主席叶简明谈到,中捷两国经贸合作的互补性很强,捷克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和管理资源,但人口、市场需求不足,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市场巨大,且正面临着产业升级和供给结构调整,也需要捷克作为支点加强与欧洲的合作。

不单单是“一带一路”,捷方对于中国的“十三五”规划也是如数家珍,普鲁扎谈及,“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中国未来发展的重点,尤其在产业转型、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研发等领域,中捷两国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

从“老友记”到“新阶段”,未来正徐徐展开。相信正如中国驻捷克大使马克卿所言,习近平主席访问捷克,必将引领两国和两国人民越走越近,步伐越来越坚定稳健,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本报布拉格3月27日专电)

(责编:姚春、张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