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歲到81歲,我終於踏上這片夢魂縈繞的土地——專訪比利·簡·金


點擊播報本文,約
新華社深圳9月24日電 題: 從8歲到81歲,我終於踏上這片夢魂縈繞的土地——專訪比利·簡·金
新華社記者王浩明、趙紫羽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天,當8歲的我攤開一幅世界地圖的時候,我說總有一天我要去中國。現在我終於踏上這片土地,夢想成真。”
81歲的比利·簡·金面對記者,像一個8歲的孩子一樣邊說邊手舞足蹈。
2025比利·簡·金杯總決賽日前在深圳落下帷幕,網壇傳奇女性比利·簡·金在比賽期間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比利·簡·金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
“推動體育的性別平等是我畢生的事業”
比利·簡·金杯是國際網球聯合會(ITF)舉辦的國際女子網球團體賽事,該賽事前身為1963年創立的聯合會杯。2020年,為致敬比利·簡·金,賽事以這位網球傳奇的名字命名。1943年出生的金,職業生涯共斬獲39個大滿貫冠軍,包括12個單打冠軍、16個雙打冠軍和11個混雙冠軍。
“我要感謝我的父親,是他一直推著我往前走。在那個時代的很多家庭,人們更加看重男孩。但我的父親對我和弟弟同等對待。他也是我一生的導師,他教我對所有人尊重和保持善意,他教我在場上無論面對誰,都要百分之百付出。”她說。
除了在網球場上取得輝煌成就,她還是網球運動性別平等的推動者。1973年,WTA(女子網球選手協會)成立,比利·簡·金成為首任主席,並推動女子巡回賽的進步和改革直至今日。
資料圖片:2009年3月2日,小威廉姆斯(右)、比利·簡·金(中)和大威廉姆斯在於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進行的比利·簡·金杯表演賽頒獎儀式上。新華社發
退役后,金曾把自己的積蓄全部投入到女性體育項目的發展。“當時就像是做慈善,沒有人會認為投資女性體育會得到回報,但那些日子已經過去了,現在女性體育也有龐大的市場,能給投資人帶來豐厚的回報。”
如今,81歲的她仍然奔走在各項體育賽事,發揮著自己的影響力。
“推動體育的性別平等是我畢生的事業。”她說。
“中國網球會收獲越來越多的冠軍”
本屆賽事,中國隊在四分之一決賽中遭遇衛冕冠軍意大利隊,最終0:2不敵對手無緣四強。雖然輸球,但兩位出戰的單打球員袁悅和王欣瑜在比賽場面上並不落下風,甚至完全有機會拿下比賽,只是輸在了關鍵分的把握上。
在現場全程觀戰的金也表示,中國隊輸得很可惜。“中國隊表現得很好,已經非常接近比賽的勝利,我相信未來中國隊一定能更上一層樓。”
9月16日,中國隊選手王欣瑜在2025比利·簡·金杯總決賽四分之一決賽中。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她認為,中國網球發展很快,未來可期。“中國網球人口的增速很快。特別是去年中國選手獲得了奧運會單打金牌,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對於中國網球未來的發展,她建議著力提高教練員的水平,並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比賽機會。“中國需要培養更多的職業網球運動員,而不是讓很多人僅僅停留在業余愛好,中國網球會收獲越來越多的冠軍。”
“是這裡的人們讓這個國家如此不同”
第一次來中國的金,並沒有太多時間游歷這個讓她孩童時代就夢魂縈繞的地方。她大部分時間都在深圳灣體育中心的看台,幾乎一場不落地看完了本屆賽事的所有比賽。
“比賽太精彩了,比分很接近,非常緊張。甚至有時候我們都坐在椅子的邊沿,祈禱著這個球可別失誤。
9月21日,意大利隊選手保利尼在2025比利·簡·金杯總決賽中慶祝勝利。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比利·簡·金杯由國家和地區組隊參賽,有著“網球世界杯”的稱號。金說,在這個長久以來被認為是個人項目的運動上,能夠有機會出戰團體賽,對任何一名網球選手都是一種特別的榮譽。
“在這裡比賽的意義遠遠大於個人的輸贏,你在為你的隊友而戰,你在為你的祖國而戰。”她說。
按照計劃,比利·簡·金杯的總決賽會連續三年(2025-2027)在深圳舉行,金對深圳的場館設施和賽事組織贊不絕口,對這座城市也印象深刻。
“這是一個美麗而年輕的城市,建筑很漂亮,也非常多元,造型很奇特。”她說。
9月21日,冠軍意大利隊在2025比利·簡·金杯總決賽頒獎儀式上。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金說,自己想多來中國,要來“很多次”。“當人們問我是否喜歡中國時,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我會說,這裡並不只是有美麗的山巒和現代的建筑,是這裡的人們讓這個國家如此不同。”
“我需要學習中文了。”她讓記者教“正手”“反手”和“發球”的中文,認真地跟著學了好幾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