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美國頻道

美國猶他州青少年青海行:跨山海覓“緣”與“紐帶”

2025年06月16日09:27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中新社西寧6月15日電 “這次旅行,讓我想起中國老師教的兩個漢字‘緣分’。跟一群初次相識的伙伴如此心意相通,從對方身上看見了自己,好像我們注定會相遇。”回顧短短5天的青海之行,美國猶他州大學生阿裡貝拉·巴納德(Aribella Barnard)說。

6月10日至14日,23名美國猶他州青少年一行抵達青海省,圍繞家庭文化、國家公園與生態人文保護主題,開啟研學交流之旅。

6月13日,美國猶他州青少年與青海當地學生在黃河岸畔交流、品嘗美食。 馬銘言 攝

6月13日,美國猶他州青少年與青海當地學生在黃河岸畔交流、品嘗美食。 馬銘言 攝

2025年是青海省與美國猶他州締結姐妹省州14周年。自2011年建立友好關系以來,兩地在高原醫學研究、生態保護、公共衛生服務等多領域累計開展近40項合作。

今年3月,青海省西寧市與猶他州猶他郡舉辦“中美生態小使者”線上會議。在趣味互動中,雙方分別介紹彼此所在的青藏高原、科羅拉多高原的自然景觀和地域生態保護特點,15組中美學生抽簽組成“跨國搭檔”。

線上會議中,西寧市虎台中學初二學生周天和特意制作課件,圖文並茂地介紹青藏高原特有野生動物。她跟“搭檔”時常互寫郵件,分享校園生活、介紹認識彼此的朋友。

最近,周天和將自己的作文《這樣的夏天“最青海”》翻譯給“筆友們”,“希望暑假可以邀請他們來我家小住,帶他們游覽大美青海,深度交流。”

研學交流期間,一次“家文化爐邊敘話”,拉近了雙方的心理距離。周天和一家分享了成長故事和教育理念,給猶他州青少年留下深刻印象。

在阿裡貝拉·巴納德看來,中國父母尊重、理解孩子的愛好和夢想,悉心記錄、贊許其成長中的每一點進步。“不管從哪來,人們都重視傳統,把家庭看作首要責任。”她說,“我的父母完全不了解中國,但他們很支持我學中文、來中國。”

“這裡的同齡朋友真摯、謙遜、善良、友好。面對面對話很容易產生內心共鳴,這種快樂很短暫、很珍貴。”美國猶他州青年賈裡德·陳(Jared Chan)說。

在青海湖邊、黃河岸畔、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美國青少年體驗“生態課堂”,學習野生動物救助保護和種群知識,與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生態管護員視頻連線,了解巡護日常。

6月11日,美國猶他州青少年參訪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並合影留念。 楊曉冬 攝

6月11日,美國猶他州青少年參訪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並合影留念。 楊曉冬 攝

“我們也用嚴格的舉措保護國家公園,人們重視生態、積極參與公益項目。”美國青年凱爾·普拉特(Cael Platt)現居黃石國家公園所在的懷俄明州。一個月前,他在夏威夷群島參加了山谷植物園的保護行動,“我跟朋友們一起,邊向瀑布徒步,邊栽種新的植物,很享受也很有意義。”

“印象裡,中國是現代化、快節奏的。這次旅行讓我了解到,幾代中國人、無數家庭堅持著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從大自然中獲得發展可能,又以感恩之心回饋。”賈裡德·陳覺得,要親身經歷、親眼所見,才能找到彼此相連的“紐帶”,真正理解對方、充實自己。

“雖然我們都是第一次來中國,卻已不再感到神秘、陌生。”凱爾·普拉特說。

研學團領隊、猶他州國際領導力學校(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Academy of Utah)校長彼得·陳(Peter Chan)表示:“從猶他州到青海湖,我們的情誼跨越山海,聚焦文化、教育、青少年等具有廣泛共識的領域,開展充滿活力、友愛的民間交往與合作。”

此次活動由青海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青海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西寧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猶青聯盟共同組織,青海省教育廳、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青海大學大力支持。

(責編:林凡巽、姜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