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美國頻道

美媒:中國科技后來居上 美國該向中國學學了!

2025年05月08日09:29 | 來源:國際在線
小字號

國際在線專稿:美國《紐約時報》5月5日發表谷歌前CEO埃裡克·施密特及其團隊中國人工智能研究負責人的聯合署名文章,文章稱,從互聯網革命初期的追趕者到如今憑借開放生態和制造優勢后來居上,中國正在重塑全球科技格局。美國對華打壓遏制的行徑反而倒逼了中國企業加速創新,面對中國科技實力的快速躍升,文章呼吁美國盡快摒棄“美國永遠領先”的落后思維,虛心學習中國經驗。

文章表示,中國在許多前沿技術領域與美國勢均力敵,部分領域更是領先於美國,其中尤為值得關注的是人工智能﹔與此同時,中國在技術的傳播、商用和量產方面積累了真正的優勢。回溯歷史,能夠以最快速度接受和傳播技術的國家往往成為贏家,在新一輪技術競爭和全球領導權重構浪潮中,“美國永遠領先”的認知不得不被摒棄。

文章指出,中國科技研發起步相對遲緩。當喬布斯於2007年發布首款蘋果手機時,太平洋彼岸的互聯網革命才剛剛拉開序幕。在人工智能技術萌芽初期,人們以為中國或將重演曾經的模式,然而,硅谷未能預料到中國會迅速找到突破路徑,復現在智能手機和電動汽車領域取得的成功,開發出技術頂尖且價格低廉的競品。當領先的美國公司紛紛選擇推出專有人工智能模型並收取訪問費用時,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採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免費向公眾開放模型,迅速擴大了其技術影響力,同時也確保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員和開發者更加便捷地接入中國技術。此外,中國電商應用軟件如Shein(希音)與Temu(拼多多海外版)、社交軟件RedNote(小紅書海外版)與TikTok(抖音海外版)等均已穩居全球應用軟件下載量前列。不難想象,世界各地的青少年都會迷上中國的應用程序和人工智能模型,中國自主研發的智能體或將直接影響各國民眾生活與商業活動的方方面面。

“短短十幾年間,中國已然蛻變為一個擁有世界一流科技產品的強國。”文章以中國科技企業小米為例,稱其去年交付了數十萬輛電動汽車,而美國蘋果公司在十年間耗資100億美元,最終黯然放棄了生產電動汽車的計劃。同時,中國正加速推進機器人產業布局,中國新安裝工業機器人數量在2023年就已超過所有其他國家的總和。在此過程中,中國還培養了大量STEM人才,構建了強大的供應鏈,展現出驚人的制造實力,更打造出一個活力充沛的國內創新生態系統——身處其中的企業唯有持續更新迭代才能存活。

文章認為,由中國主導的未來圖景正在加速成為現實,美國應該學習中國的成功經驗,公開分享更多人工智能技術和研究成果,加快創新步伐並加倍推動人工智能在經濟領域的應用普及。盡管美國對尖端芯片實施出口管制,試圖遏制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進步,但中國近期的突破表明,此類制裁反而激勵了中國企業家在人工智能訓練和商業化方面的努力,他們嘗試用更少的資源做更多的事情,中國科技在打壓下變得越來越好,這是不爭的事實。因此,當美國宣稱加征關稅時,中國網絡輿論呈現的樂觀態勢也就不足為奇了,公眾正在為這場戰斗做好准備,並堅信時與勢都在中國一邊。

最后,文章預測,只要中國保持創新活力,人工智能企業堅持自主和開放,穩步推進制造業發展,那麼下一階段的人工智能競賽必將是全方位的激烈角逐,美國必須調動一切資源應對這場較量。

(責編:林凡巽、姜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