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美國逆勢推動“制造業回流”注定失敗

中新社北京4月23日電 中國國家發改委23日發文稱,美“對等關稅”標榜以縮小貿易逆差、增加財政收入、實現“制造業回流”為目標,但相關政策邏輯漏洞百出、背離經濟規律,實質上是零和思維下的貿易霸凌行徑,結果更是損人害己。
國家發改委這篇文章表示,美“對等關稅”作為典型的保護主義手段,勢必將推高貿易成本,阻礙自由貿易,降低世界經濟運行效率。美國生產成本高企,貿然擴大制造業規模並不符合比較優勢理論,客觀上也難以實現。根據有關數據,當前美國制造業勞動力成本約為35美元/小時,遠高於世界平均水平。違背經濟規律逆勢推動“制造業回流”必然注定失敗。
文章指出,美“對等關稅”將限制全球貿易,導致市場分割,阻礙擴大生產和規模效應的發揮。根據世界貿易組織預測,若美國恢復實施“對等關稅”,疊加貿易保護政策擴散的影響,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將下降1.5%﹔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2025、2026年全球GDP增速分別為2.8%、3.0%,受美國系列關稅政策等因素影響,較此前預測分別下降0.5、0.3個百分點。
此外,“對等關稅”還將破壞現有產業分工體系,阻滯產業鏈供應鏈順暢運轉,推高企業生產成本。文章援引美國相關機構測算稱,蘋果公司即使僅將10%供應鏈轉回美國也需消耗3年時間,且在美國生產的蘋果手機價格將是原來的3倍以上。美政府本想通過高額關稅迫使制造業回流美國,結果卻損害自身產業發展,是典型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文章還指出,美“對等關稅”人為提高進口商品價格,扭曲資源配置,破壞市場結構,降低經濟潛在增速,導致社會福利無謂損失。高盛最新報告預測,2025年美通脹將大幅攀升至3.5%,經濟將零增長甚至衰退,美國陷入滯脹的風險明顯加大。美國前財政部長耶倫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導致美普通家庭年均支出增加近4000美元,美國消費者成為這場“關稅戰”的最大輸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