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與醋:中美外交政策的不同路徑

“蜂蜜比醋更能吸引蒼蠅。”這是英語中的一句知名諺語。我記得小時候,父母和老師都用這個說法教導我要友善,對他人好更有可能實現目標,而不是試圖強迫他們服從或支持自己。在觀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今天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期間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后,我的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就是這句諺語。
美國政府在外交政策上採取了一種許多人可能認為與上述諺語相悖的做法。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曾使“輕聲說話,手持大棒”這句諺語廣為人知,但這似乎已被拋諸腦后。美方高調宣揚美國的要求,並迅速通過加征關稅和其他措施來強行推行這些要求。像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歐洲各國這樣的長期盟友和鄰國都發現自己可能處於美國政府這根“大棒”的不利一端。
這種做法伴隨著比特朗普第一個任期更加強硬的“美國優先”政策。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特朗普政府已經帶領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並解散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這些舉動表明美國幾乎無意通過國際機構來謀求自身利益,而是寧願依靠自身實力來實現目標,這是傳統現實主義政治理論的典型例子。現在評判這種做法的有效性還為時過早,但我敢猜測,我兒時的老師們肯定會批評這種缺乏“蜂蜜”的做法。
相比之下,王毅反復提及相互尊重和合作共贏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基石。這場外交主題的新聞發布會明確傳遞出一個信息,即中國尊重所有國家,並希望其他國家給予同樣的尊重。王毅頻繁提及全球南方以及支撐當前國際秩序的國際機構,明確表明中國視自己為國際社會的積極參與者,並且旨在通過與世界其他國家合作而非對抗來實現自身目標。
王毅在回答有關美國“美國優先”政策的問題時表示:“在中國看來,朋友應當是永遠的,利益應當是共同的。”這一表述與西方“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的說法相反。王毅的陳述概括了當今中美兩國外交政策的兩種不同路徑。美方採取“按我的規則行事,否則我就退出”的立場,在這種情況下,除非共同利益與其政府的利益完全一致,否則幾乎沒有謀求共同利益的余地。而按照中國所表明的做法,友誼至關重要,通過這種友誼可以攜手追求共同目標,實現共同繁榮。
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目標和意識形態,這是正常的,但一個重要的全球目標應該是盡管存在這些差異仍要建立友誼,並找到共同點以推進共同利益。從當時那個經常被教導“蜂蜜比醋更能吸引蒼蠅”之益處的小男孩的角度來看,我希望友善和仁慈能夠佔上風。
(作者系人民網外籍專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