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美國頻道

真鬆弛還是暗較勁?特朗普馬克龍會晤傳遞哪些信息

2025年02月26日09:27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2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右)在華盛頓白宮與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后的聯合記者會。新華社記者胡友鬆攝

2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右)在華盛頓白宮與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會談后的聯合記者會。新華社記者胡友鬆攝

24日,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三周年。法國總統馬克龍到訪華盛頓,試圖說服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烏克蘭和平問題上顧及歐洲和烏方安全關切。雙方在會晤后均表示,俄烏有望“數周內”實現停火。

只是,美歐之間分歧依舊顯著。馬克龍堅持要求美方在和平協議中對烏克蘭作出安全保証﹔特朗普沒有親口允諾,但同意歐洲向烏克蘭派維和部隊,並繼續要求烏克蘭簽署礦產資源協議以“回饋”美國。

互動交流

歐洲方面期待馬克龍憑借兩人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時比較親切的互動交流,說服特朗普讓歐洲和烏克蘭坐到談判桌上。

兩人先是一同參加七國集團領導人視頻會議,然后舉行雙邊會晤,擁抱、握手,在鏡頭前展現親切姿態,氣氛輕鬆。

2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右)在華盛頓白宮與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聯合記者會。新華社記者胡友鬆攝

2月2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右)在華盛頓白宮與到訪的法國總統馬克龍舉行聯合記者會。新華社記者胡友鬆攝

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與馬克龍並肩而坐時說,“我們可能在幾周內結束”俄烏沖突。馬克龍稍晚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台採訪時說,“幾周內”休戰有可能。

在會晤后的聯合記者會上,馬克龍承認歐洲國家應在國防上投入更多。對於特朗普繞開歐烏與俄羅斯對話引發歐洲不滿,他表示,美國新政府上台,特朗普有充分理由與俄總統普京“重新接觸”。

難掩分歧

在共見記者環節,特朗普在講話時重申其堅持的觀點,認為歐洲國家以“貸款”形式向烏克蘭提供援助資金,最終能“收回”這筆錢。

馬克龍隨即伸手打斷特朗普並反駁說,歐洲援烏資金總額中有60%是自掏腰包“支付”的,而且歐洲的對烏援助方式與美國相同,包括貸款、擔保和(無償)撥款。馬克龍說,歐洲凍結了超過2000億美元的俄羅斯資產,“這不是貸款抵押物,因為它不屬於我們”。

特朗普顯然不認同馬克龍的說法。他回應說:“如果你那樣認為,我沒意見。他們(歐洲)能收回他們的錢,而我們(美國)不能,但現在能了。”

按路透社說法,盡管馬克龍試圖在不疏遠特朗普的情況下與這位難以預測的美國領導人打交道,但是圍繞烏克蘭問題,美歐之間的鮮明分歧依然顯露無疑。特朗普希望通過美俄談判,盡快實現俄烏長期停火。馬克龍則更謹慎,先從臨時停火開始,最終達成和平協議,且需包含對烏安全保証。

同意維和

特朗普與馬克龍會晤達成的共識之一,是一旦達成和平協議,由歐洲向烏克蘭部署維和部隊,盡管歐洲內部就此仍有分歧。

馬克龍在聯合記者會上說,歐洲已經准備派遣維和部隊,不會沿前線部署,也不會介入沖突,只是確保“和平免遭破壞”。

馬克龍說,圍繞歐洲向烏克蘭派維和部隊,美國提供“支援”尤為關鍵。他將同定於27日訪問白宮的英國首相斯塔默就此共同制定方案。按照馬克龍說法,他與特朗普會晤后,“完全相信這條路走得通”。

2024年12月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左三)與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右)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左二)會晤后走出愛麗舍宮。新華社發(亨利·施瓦茨攝)

2024年12月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左三)與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右)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左二)會晤后走出愛麗舍宮。新華社發(亨利·施瓦茨攝)

特朗普表示贊同,說“維和任務是件好事”,並認為普京會接受這一想法。

普京24日早些時候接受俄羅斯國家電視台採訪時說,歐洲國家可以“參與”旨在結束烏克蘭危機的對話。法新社認為,這是普京就談判事宜首次展現靈活性。

覬覦礦產

特朗普24日說,“歐洲應該在確保烏克蘭長期安全上扮演關鍵角色”,意指烏克蘭的安全應由歐洲承擔責任。他重申美國援助烏克蘭理應得到回報。

特朗普說,美國與烏克蘭就共享烏克蘭礦產資源收入的協議談判“非常接近完成”,涉及烏克蘭稀土等諸多資源,作為烏克蘭對美國軍援的回報之一。他預期烏總統澤連斯基“本周或下周”來美簽署協議。

烏克蘭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發展高技術產業需要的錳、鈦、石墨、鋰。

澤連斯基上周在一場講話中拒絕簽署一份涉及價值達5000億美元的礦產資源協議,以償還美國軍援。按照他的說法,美國對烏援助根本沒那麼多,協議也沒有就美國對烏安全保証作出具體安排。

據法新社報道,歐盟也盯上了烏克蘭的礦產資源。

歐盟委員會分管產業戰略的執行副主席斯特凡納·塞茹爾內24日說,他在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一同訪問烏首都基輔時,向烏方提出一項協議。

“如果歐盟與烏克蘭達成一種雙贏的合作關系,那麼歐洲所需的30種關鍵原材料,有21種可以從烏克蘭獲得。”塞茹爾內說。

(責編:林凡巽、Sun Zhao)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