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鋒:利益至上 美國“單極霸權主義”將沖擊國際秩序

中新網北京2月21日電(薛凌橋 陳彩霞 吳辛茹)“在國際事務上,新一屆美國政府有三大優先事項”,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執行院長朱鋒近日在中新網“東西問·中外對話”採訪中指出,一是要圍堵非法移民﹔二是對外加征關稅﹔三是重塑前任政府政策。在他看來,美國政府相關政策,是其“單極霸權主義”的體現,對當下的國際秩序構成了沖擊和挑戰。
兜售外交理念 大行“擴張主義”
從新一屆美國政府人員架構看,朱鋒分析,以商業伙伴為主的新團體,體現了新一屆政府希望利用“裙帶關系”,打造一個“捆綁”政治、經濟、商業、金融等美國社會發展核心要素的新體系。新任美國總統希望形成自己的絕對主導權,並獲得堅定的政策推進力。
軍事手段圍堵邊境非法移民、宣揚領土擴張、高舞關稅大棒……朱鋒觀察到,美國總統上任之初展現出的一系列咄咄逼人的姿態,是在向美國包括世界“兜售”其“全新”外交理念,意味著美國將在21世紀世界政治格局中,走向“擴張主義”。
“美國希望依仗其強大的國家實力,重新定義國際秩序的基本規則。”他說。
朱鋒同時強調,如若美國政府將貿易問題政治化,繼續通過加征關稅,保護美國國內市場,國際社會將會作出同等強烈的回應。他認為,在新一屆美國政府治下,中美關系、中歐關系、美國和加拿大以及巴拿馬的關系,或將經歷新的動蕩。
中美亟需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談及新一屆美國政府下的中美關系或將如何發展,朱峰表示,作為當今世界兩大重要經濟體,中美雙方如果能共同樹立正確的相互認知,共同承擔國際責任,世界格局便會邁向和平穩定的合作發展局面,從而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美國領導人競選時曾聲稱,上任后要在24小時內解決烏克蘭危機。對此,朱鋒坦言,在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上,中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諸多國際事務中,美國都難以“繞開”中國。中國是美國必須保持對話溝通的伙伴。誠如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團隊所言 ——“美國可以和中國開展競爭,但是不能與中國對抗”。
而對於美國等域外國家不斷炒作的台灣問題和南海問題,朱鋒認為,在這些方面,中美兩國間仍存有充分對話交流空間。因為,作為崇尚“美國利益中心至上”的實用主義者,新一屆美國政府或許會將台灣問題和南海問題一定程度地邊緣化。
“亞太地區絕大多數國家都不願意在中美之間選邊站隊,更不希望看到中美戰略沖突加劇升級。因為這對地區安全以及和平合作,都會是最大的戰略風險。”朱鋒說。
在他看來,中國的周邊外交政策至關重要。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多邊關系,要強調合作與安全,要進一步拉近中國與周邊國家社會民眾間的交往,讓中國在周邊國家中的影響力得到加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