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青年樂團奏響中國傳統民樂

新華社石家庄1月1日電 二胡、中阮、古箏、揚琴……大幕拉開,一群美國青年用中國傳統樂器緩緩奏響江南民歌《紫竹調》。輕柔婉轉、節奏明快的曲調在禮堂中回蕩,如同涓涓細流沁潤著觀眾的心田。
2024年12月26日至31日,應石家庄學院邀請,由美國陽光國際集團組織的青年訪問團,先后來到中國河北省石家庄市、雄安新區等地,深度體驗戲曲、書法、太極拳等中國傳統文化,並與中方共同舉辦兩場新年音樂會,帶來了精彩紛呈的民樂演奏和舞蹈表演。
該訪問團共51人,其中大部分是來自美國舊金山長城青年樂團的師生。長城青年樂團成立於1995年,以傳承和推廣中國民族樂器和音樂為己任,與美國多所學校合作,為新移民子女提供音樂教育。
12月28日,美國舊金山長城青年樂團在石家庄學院禮堂為新年音樂會彩排。新華社發
“我們很感激有機會來中國演出。樂團很多成員都是華裔,其中一些人學了多年中國民族樂器,卻從沒來過中國。”該樂團所屬的紫絲綢音樂教育基金會董事會主席徐之穎說,除了精心准備的8首樂曲,該樂團還與石家庄學院音樂學院青年民族樂團學生共同演繹了《花好月圓》《春節序曲》等4首民樂合奏曲目。
音樂交流可以跨越國界。當這些屬於節慶團圓時刻的喜慶樂曲響起時,現場氣氛被推向高潮。
“雖然我們很多人中文並不流利,甚至一點不會講,但通過學習音樂,我們能夠重新與我們的先輩、家庭和文化建立聯系。”長城青年樂團的二胡演奏者周啟華出生於一個美國華裔家庭,從10歲起就開始練習二胡。
36歲的周啟華早在十多年前就加入了這個樂團,當時他剛剛考入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專業學習音樂,從那以后,他就一直定期參加樂團的培訓課程。2013年,周啟華作為交換生在中國音樂學院進修一年。畢業后,因為熱愛,他依然時常參與樂團演出及活動,只是身份從學生變成了老師。
據了解,多年來,長城青年樂團始終堅持開辦公益民樂課程,共培養美國學生1.8萬余人。樂團現有成員約300人,每周六統一分班教學,平時也會派專業民樂教師到美國當地學校授課。
“樂團及其所屬的紫絲綢音樂教育基金會,均由我母親創立。在美國,學音樂非常昂貴,她創立基金會的初衷,是想給那些家庭不是特別富裕的孩子創造學習音樂的機會。”長城青年樂團團長兼指揮蕭秉綱說。
12月28日,美國舊金山長城青年樂團成員在為新年音樂會做准備。新華社記者 王美祺 攝
45歲的蕭秉綱,來自一個音樂世家。父親出生在廣東,是一名笛子演奏家,母親是第四代華裔美國人,同時也是一名會彈琵琶的音樂老師。蕭秉綱說,希望樂團的孩子們能感受到,中國民族樂器不止是他們父輩、祖輩熱愛的古老樂器,也是屬於他們這一代人的、可以包羅各種音樂內涵的演奏方式。
在這次新年音樂會上,長城青年樂團就用中國民族樂器,演奏了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陽》和美國流行歌手Lady Gaga的新歌《笑著離開》,給傳統民樂注入了新活力。
據蕭秉綱介紹,長城青年樂團曾在紐約、華盛頓、洛杉磯、夏威夷等眾多美國城市巡演。除了華裔,樂團中也有許多非洲裔、拉丁裔等族裔的年輕人。人員構成的多元性,讓他們演奏的中國音樂更易被文化背景各異的美國觀眾所接受。
非裔美國人泰勒·丹尼爾·湯普森是個特別開朗的29歲小伙,4歲起就在長城青年樂團學習,主要負責打擊樂和聲樂表演。他不太會講中國話,卻會用中文演唱京劇《包青天》和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他曾多次隨樂團到美國各地演出,成為了中國文化在美民間的傳播使者。
這次隨樂團來到元曲的重要發源地正定,湯普森過了一把戲曲癮。在元曲博物館了解中國戲曲的興衰變遷后,他和藝術交流團的其他成員來到陽和樓大戲台,共同欣賞了昆曲、京劇、河北梆子表演,並進行了學唱體驗。
“這是我第一次來中國,我愛這裡。中國戲曲的唱腔太棒了!”他說。
湯普森說,優秀的音樂可以傳遞和平,讓更多人加深對其背后文化的了解。“把人們凝聚起來的方式有很多,音樂絕對是其中之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