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美國頻道

最新研究稱雞心蛤演化出類似光纜光纖束結構 或助新型生物材料開發

2024年11月21日09:13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中新網北京11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生態學論文稱,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研究顯示,雞心蛤演化出了類似光纜光纖束的結構,這也許還能啟發新型生物材料開發。

雞心蛤圖片。Dakota E. McCoy/供圖

雞心蛤圖片。Dakota E. McCoy/供圖

研究人員表示,雞心蛤演化出這些“類似窗戶”的結構,能讓陽光照射到生活在它們殼裡的共生藻,同時阻擋有害的紫外線輻射,這或代表了對擁有類似光纖光纜束結構生物體的首個觀測結果。

該論文介紹,作為一種心形軟體動物,雞心蛤和大硨磲都屬於雙殼類(帶鉸鏈殼的一類軟體動物),兩者都演化出與藻類互利的關系,這些藻類生活在它們的殼內,需要陽光進行光合作用並向雙殼類提供營養。大硨磲會打開殼讓陽光照進來,這時它們的柔軟內部也會向捕食者和太陽紫外線輻射敞開。而雞心蛤的殼一直關閉,它們的共生藻會通過另一種之前並不明確的機制獲得陽光。

從內部照亮雞心蛤,顯示出透明的殼窗,殼窗形狀從小三角(左)到條紋(右)形狀各異。Dakota E. McCoy/供圖

從內部照亮雞心蛤,顯示出透明的殼窗,殼窗形狀從小三角(左)到條紋(右)形狀各異。Dakota E. McCoy/供圖

在本項研究中,論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美國杜克大學Dakota E. McCoy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分析了雞心蛤的外殼碎片,並利用一個檢測不同波長光強的設備測量了有多少陽光能穿透它們殼的向陽面。透明的殼窗由名為文石(一種碳酸鈣晶型)的物質組成,被發現能將陽光投射到殼內部的微型透鏡上,這些透鏡能對光進行散射、壓縮和過濾。這能優化藻類獲得的有用光的量,同時減少有害的紫外線輻射暴露。由於這些雞心蛤的殼窗能以這種方式傳輸光線,因此該結構被比作光纖光纜束。

自然光下的雞心蛤(上排)和從內部照亮的透明殼窗,形狀有小三角、條紋和馬賽克等(下排)。Dakota E. McCoy/供圖

自然光下的雞心蛤(上排)和從內部照亮的透明殼窗,形狀有小三角、條紋和馬賽克等(下排)。Dakota E. McCoy/供圖

論文作者總結認為,雞心蛤外殼的這種獨特窗結構或對生物體本身具有大量益處,也許還能啟發新型生物材料開發,模仿這種為實現高效光傳輸的自然適應。

(責編:林凡巽、姜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