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心臟病發作后增加睡眠有助恢復
2024年11月05日13:21 |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4日電 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心臟病發作后,心臟通過免疫系統與大腦“溝通”,促使機體更多睡眠,以此來減少炎症、促進心臟恢復。
美國芒特西奈伊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論文中介紹,他們誘導部分實驗鼠發作心臟病,並使用植入式無線腦電圖設備記錄大腦電信號。結果顯示,心臟病發作后,實驗鼠的睡眠時間迅速增加,並持續了一周。其中,慢波睡眠(深度睡眠)時間增加了3倍。
對心臟病發作實驗鼠的大腦進行研究發現,其血液中一種名為單核細胞的免疫細胞被“招募”到大腦,並利用一種名為腫瘤壞死因子的蛋白質激活大腦丘腦區域的神經元,從而使睡眠增加。這發生在心臟病發作后的幾個小時內,而對照組實驗鼠未出現這一變化。
進一步研究發現,睡眠中的大腦會利用神經系統向心臟發送信號,以減少心臟壓力、促進恢復,並減少心臟病發作后的心臟炎症。
研究人員還中斷了一些實驗鼠的睡眠,結果發現心臟病發作后睡眠中斷的實驗鼠心臟交感神經應激反應和炎症增加,與睡眠未中斷的實驗鼠相比恢復較慢。
隨后,研究團隊又進行了幾項人體研究。他們研究了心臟病發作后一到兩天的患者的大腦,發現與沒有心臟病發作的人相比,其單核細胞增加,這與動物實驗結果一致。
他們還分析了80多名患者在心臟病發作后4周內的睡眠情況。結果也顯示,在心臟病發作后的幾周內睡眠不好的患者預后更差。此外,睡眠良好的患者心臟功能有顯著改善,而睡眠差的患者沒有改善或改善很小。
研究人員表示,上述研究結果強調了心臟病發作后增加睡眠的重要性,並建議充足的睡眠應該成為心臟病發作后臨床管理和護理的重點之一,尤其在睡眠經常被中斷的重症監護病房。
(責編:林凡巽、姜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