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美國頻道

靳羽西:讓東西方交流有意思,更有意義

2024年08月27日09:05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中新社北京8月26日電 “我一輩子做的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我一直致力於東西方的文化交流,致力於‘讓中國了解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美國華美協進社聯合主席靳羽西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採訪時說。

提到靳羽西,時尚的穿著打扮、紅唇和俏皮的“童花頭”已成為她的標志性形象。20世紀80年代電視節目《世界各地》開播,中國觀眾跟隨她的鏡頭探索世界的不同面貌。

靳羽西在近日的新書發布會分享自己的感悟。(受訪者供圖)

靳羽西在近日的新書發布會分享自己的感悟。(受訪者供圖)

“1986年2月23日首播成功,喜悅、感動和感激的心情現在回想起來依舊難以忘懷。”靳羽西告訴記者,在她近日出版的第一本英語自傳《中國最著名的女性》一書中,她將這段過往放在第一章節,“因為我見証了中國的開放和發展。”

在《世界各地》正式拍攝之前,靳羽西花了近2年時間籌備,不僅要尋找贊助、拉廣告、組建團隊,還要與各國使館溝通拍攝行程。更重要的是,她需要學講普通話。

“那個時候紐約沒有幾個中文教師,我幾乎是從拼音開始自學,每天進行學習,中國的朋友還把中國的古詩詞、散文都錄下來供我反復精聽、跟讀。”靳羽西說。

萬事開頭難。如何在15分鐘的片長內掌握節奏,並巧妙構思選題和內容對靳羽西來說極具挑戰。她在巴黎報道當地如何為保護18棵古樹,而放棄建立汽車博物館﹔在意大利捕捉歌劇《圖蘭朵》中的中國元素﹔在丹麥關注全職奶爸的社會現象……時至今日,這些選題仍具有探討價值。

20世紀80年代,靳羽西在埃及拍攝當地集市。(受訪者供圖)

20世紀80年代,靳羽西在埃及拍攝當地集市。(受訪者供圖)

靳羽西表示,節目拍攝的過程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與團隊扛著笨重的裝備穿梭世界各地,時差、航班延誤、語言障礙、不習慣的飲食等所有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難處都經歷過。

“實地採訪也要隨時准備應對天氣等突發狀況,我也逐漸在各種環境中找到拍攝的小技巧。比如,在炎熱的國家我會准備很多條濕毛巾,既能降暑,換裝的時候也能用於卸妝。”靳羽西說。

《世界各地》受到中國電視觀眾的歡迎,跟著節目學習英語掀起一種新風尚。靳羽西表示,節目的英文名是One World,她意識到生活在同一個世界,文化是可以互通的。

1992年,靳羽西推出“羽西”系列化妝品,完成又一次“跨界”。“當時市場上鮮少有專為亞洲人膚色設計的化妝品,我希望通過化妝鼓勵中國女性自信做自己,表達自己的個性。”她說。

創立品牌后,靳羽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化妝品制作。“我將適合中國人皮膚的顏色分為橙色、粉色和中性色三個系列。為致敬節目《世界各地》,我用巴黎粉紅、東京粉紅等為口紅命名。”她說,“配方融合東西方之長,每支口紅含有不同的中草藥成分,有各自獨特的芳香。”

靳羽西在美國學習色彩搭配。 (受訪者供圖)

靳羽西在美國學習色彩搭配。 (受訪者供圖)

羽西化妝品第一個櫃台開設在上海南京東路的上海第一百貨商店。當時的消費者對新產品十分好奇,靳羽西也很有耐心,一遍一遍為顧客講解產品特性。除了化妝,還幫助她們搭配服裝試穿、打理頭發,讓她們“煥然一新”。

2024年,靳羽西與華美協進社其他負責人一起在曼哈頓設立了中華美食烹飪中心,以美食促進兩國文化交流。

“我們計劃與世界各地的烹飪學院合作,也會定期舉辦美食節等活動。今年10月,我將帶領外國友人前往中國,開啟一趟美食文化交流之旅。”靳羽西希望通過多樣的交流方式讓更多人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責編:林凡巽、姜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