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美國頻道

蘇彥韜:搭建美中文化交流之橋 讓中國電影被“看見”

2024年07月04日08:37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中新社上海7月3日電  “第20屆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將於11月在美國舉辦。”近日,美國鷹龍傳媒董事長、美國上海聯誼會會長、上海市僑聯海外委員蘇彥韜在上海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20年來,中美電影節見証美中影人對於電影藝術的熱愛與付出,推動美中電影合作,搭建美中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的民間平台。

“中美電影節是美中電影最近距離‘對視’的機會。”作為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的主席,蘇彥韜認為,“看見是第一步,隻有看見,才能交流,進而促進彼此理解和認同,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中國故事和文化以電影的呈現方式,被更多人看見。”

在他看來,作為老百姓更易接受的文化載體,影視藝術在瞬息萬變的當下,依然有著獨特的生命力、活力和魅力,並更容易實現國際化。

近日,美國鷹龍傳媒董事長、美國上海聯誼會會長、上海市僑聯海外委員蘇彥韜在上海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范宇斌 攝

近日,美國鷹龍傳媒董事長、美國上海聯誼會會長、上海市僑聯海外委員蘇彥韜在上海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 范宇斌 攝

20年來,中美電影節扮演美國和中國兩大電影市場之間的橋梁。中美電影節委員、奧斯卡獎得主、美國導演理查德·安德森曾表示:“中國有5000年歷史就有5000年的故事,有14億人口就有14億個故事。”在蘇彥韜看來,故事是電影的源泉,美中文化各有千秋,但從歷史底蘊上看,中國電影有略勝一籌之處。

當下,電影市場逐漸成熟,並朝著多元化、細分化趨勢發展,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談及中國電影出海,蘇彥韜表示,中國的動作片仍然最受美國觀眾喜愛。英文“功夫(Kung Fu)”一詞因為李小龍的電影被美國觀眾所知,到后來的成龍、李連杰、甄子丹、吳京等,雖然題材、內容在變,但是動作片的元素目前仍是吸引美國觀眾的主要類型。此外,動漫結合游戲也是中國電影發展出現的新趨勢,在國際上逐漸受到關注。

合拍片不斷涌現值得關注。蘇彥韜說,合拍片體現兩種文化碰撞、交融和理解。“我們期待有更多合拍片通過國際化平台呈現給全球觀眾。”

鷹龍傳媒曾投資或參與不少合拍片,如今年開機的中美合拍紀錄片《斯諾·未竟之路》,將展現新世紀以來中美兩國人民基於“斯諾精神”開展的一系列文化交流、促進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動人細節和感人故事。

第20屆中美電影節還將再度推出“創投單元”,促進中美電影的合作合拍,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交流互鑒。同時,致力於發掘具有創作潛力的中美電影人才,為中美電影產業挑選有國際性、藝術性、思想性的優秀項目,並予以扶持。

蘇彥韜1989年進入美國傳媒界。多年來,他在美國策劃舉辦“上海之夜”活動,以海派韻味為特色,弘揚中華文化,讓海外華僑華人一解鄉愁。今年上半年,美國鷹龍傳媒攜手上海評彈團、美國上海聯誼會在美演出“繁花·上海之夜暨中華文化之夜”,展示了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蘇彥韜表示,今年恰逢美中建交45周年,借此契機希望第20屆中美電影節、中美電視節吸引更多美國觀眾,通過影視作品了解中國,並搭建美中兩國民間友好的橋梁。

(責編:林凡巽、姜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