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俱樂部火爆紐約 助美國華裔年輕人審視自身傳承

中新網6月1日電 新冠疫情期間的經歷讓紐約很多華裔、甚至是亞裔年輕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身上的傳承和內心的歸屬,而這也成為紐約市當今最炙手可熱的麻將俱樂部“碧牌俱樂部”(Green Tile Social Club)迅速發展壯大的一大原因。
據美國僑報網援引當地英文媒體報道,“碧牌俱樂部”最近在紐約市布碌侖的Hana House慶祝了成立兩周年的慶典。當玩家們走進這裡的時候,最先感受到的是劈裡啪啦的麻將聲。中國人發明了這個四人游戲后,麻將聲一直是很多亞洲家庭的背景音,但如今,在紐約見到的這些麻將場面與以往大相徑庭。
這次慶典上,100多名玩家隨著DJ的舞曲搖擺。尤其令人驚訝的是,這個俱樂部的成員大多在30歲以下。自去年10月以來,這個以麻將為主題的社交俱樂部成員數翻了一番,從4000人激增至8000人。
這場活動面向的是那些想要在傳統夜生活之外尋找一種不同社交聚會的年輕人。這也是紐約市夜生活大變革的一部分:會員制的俱樂部越來越受歡迎,Z世代的人喝酒也越來越少。這也是疫情給優先事項和社會習慣帶來的改變。
從很多方面來說,“碧牌俱樂部”的活動還像是年輕一代展示自己個性的機會,他們會穿著亞裔街頭服飾、復古的旗袍,身上還有來自自身文化靈感的紋身。
“碧牌俱樂部”創始人之一的厄內斯特·陳(Ernest Chan,音譯)說:“疫情期間,整整兩年裡,我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自己和重新尋找自己的身份。我認為很多人經歷過那個階段后,對自身的傳承有了新的看法。那段時間也帶來了很多對亞裔的仇恨,推動了很多內心的掙扎,然后向社區尋求支持。”
這個麻將社交俱樂部成立的初衷只是4個朋友想要尋找其他同齡的牌搭子,然后逐漸演變成了每月一次的周日聚會、售票的余興派對以及晚餐俱樂部。
在這個俱樂部,不管是初學者還是高手都能找到旗鼓相當的對手。
初學者托馬斯·沈(Thomas Shen)說:“我總是看到我的父母和其他人一起打麻將,但是我從未加入,因為他們都說的是中文,我不會說,所以這一直是一個挑戰。”
雖然是初學,但是擁有初學者光環的沈還是胡牌了,擊敗了更有經驗的玩家。他笑著說:“現在我開始理解為什麼(我的父母)要喊出來了。”
像沈一樣,很多人都容易被這個游戲裡的漢字和復雜的規則嚇退。但是,即使是經驗豐富的玩家也不會知道關於這個游戲的一切,因為它已經演變了幾百年,在各個地方有不同的變化,比如日本麻將、廣東麻將等。
除了華人玩家外,這個俱樂部對更廣泛的亞裔社區持歡迎態度,在社交媒體上贏得巨大的成功。
聯合創始人之一的格蕾絲·劉(Grace Liu,音譯)說:“我們希望(麻將)能達到其他游戲一樣的境界,比如國際象棋。國際象棋在美國文化中是如此普遍,以至於你在紐約的每一個公園裡都能看到國際象棋桌。我希望麻將有朝一日也能這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