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美國頻道

南極冰層不穩?溫室效應可能比想象中更可怕

2016年09月21日17:24 | 來源:人民網-美國頻道
小字號

       南極洲一直有個未解之謎——1984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組研究者宣稱發現了一個化石。在海平面上方一英裡處的橫斷山脈的岩層中,他們發現了一個約20至50億年前的海洋硅藻類生物化石。但有一個問題,硅藻類生物是如何跑到那麼高的地方上的?硅藻類生物這種海洋裡隨處可見的微生物,在死亡時會落到海底,本不應該出現海拔這麼高的地方。

       在南極洲“小天狼星集團山脈”上有諸多山峰。動力學家認為,在上新世(Pliocene)時期,南極洲東部冰原曾經崩塌過,導致海平面上升,接近橫斷山脈,隨后的海浪逆沖將硅藻類生物從海底帶到了很高的高度。這種說法與之前的假說大相徑庭——之前認為冰蓋保持完好,但強風將硅藻從海面吹進了山脈岩層。

       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技術手段為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北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者Scherer正在運用最新的建模技術,探究南極冰川形成的過程——但研究結果卻表明,東南極洲的大部分確實是有可能崩塌的﹔而且,這種情況同樣可能發生在今天,這個由於溫室氣體大量排放的狀況中。“如果我們將地球的生態調回上新世條件,海平面會在全球范圍內大幅度升高——那硅藻在哪兒可能就是最重不重要的事情了。”

       最新的研究還有兩位合作者:馬薩諸塞州阿姆赫斯特大學的Rob DeConto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David Pollard,后者剛剛發布了一個最新的南極洲冰層模型。模型証明,單單由於南極洲冰層融化,就能在本世紀讓海平面在全球升高1米左右。在原始的冰層模型中,東南極洲的冰層即便在高溫的環境中,也只是緩緩融化——就像以前的硅藻研究中,我們不會擔心南極洲的冰層融化導致的海平面升高問題。

       研究表明,在上新世——尤其是中期的溫暖期,那時二氧化碳濃度和現在類似,全球平均溫度比現在還高1~2攝氏度——導致不僅整個西南極洲冰層崩塌(讓全球海平面升高了10英尺),還讓海水淹沒了東南極洲的部分關鍵區域。

       這項研究還得到了內布拉斯加-林肯大學教授David Harwood的贊賞:“這個論文涉及了氣候、冰層、大氣模型等方面,提供了一個關於南極洲冰層融化,以及硅藻化石研究的有趣的新視角。”

       但是除了解決硅藻化石的爭議,該研究對於現實也有著重要的意義。上新世的升溫是導致當時全球海平面升高的主要原因,而現在我們對於溫室氣體的排放某種程度上正在重蹈覆轍。

       所以,這份最新研究也指出,如果我們現在仍然不做出改變,可能會失去格陵蘭島和西南極洲的的冰層,甚至包括東南極洲的一大塊。

       Scherer和他的研究伙伴們提醒賓夕法尼亞州的冰川學家Richard Alley,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冰層肯定是極不穩定的。Alley在他的發言中說到:“這就像一塊塊拼圖一樣。東南極洲這塊冰層對於升溫遠比我們想象得敏感。如果人類繼續讓氣溫升高,我們可能將面臨海平面的快速上升。之前我們可能沒有察覺,但是當拼圖一塊一塊呈現,這個問題就變得很明顯了。”

       另一方面,解決這個南極洲這個問題應當馬上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們現在已經回到了和上新世同樣的二氧化碳濃度了,已經有証據可以証明東南極洲的冰層已經岌岌可危。”(胡玉楊編譯自《華盛頓郵報》)

(責編:石希、梁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